日期:2025-07-13 05:45:35
日期:2025-07-13 05:45:35
不得不说,鞠婧祎的美商真的是领先一步,完全能跟得上潮流变化。最近羊翻看了一下她的生图,发现鞠婧祎似乎对眉弓做了些微调整,这在女明星中并不常见。甚至有传言称,她这次做了和阿娇一样的改动,尽管还没有官方确认,但对鞠婧祎“新面孔”的讨论几乎两极化。一部分人觉得她变得更加精致、成熟,另一些则认为她现在看起来不如之前甜美。
确实,鞠婧祎曾经的甜美和欲望并存的形象,是内娱“少女感”天花板之一,也正因如此,她被冠以了“千年一遇美女”的标签。而与她长得相似的博主,往往也能借此爆红。这个独特的少女感,真的成为了一种流行符号。
最近,韩国又兴起了“少女风”。尽管现在大家对这种以“白、幼、瘦”为审美标准的趋势已经有些反感,但这次的少女美学似乎找到了新的定义。或许,它不仅仅停留在表面,而是渗透到更多层次。让我们从“少女美学”这个词的构成来看,它的定义逐渐发生了变化。
首先,谈到“少女美学”,可以分为两大元素:华美的设计和幼龄的特质。
1. 华美设计元素
展开剩余75%玛米粉
为什么粉色和少女感总是紧紧相连呢?如果追溯源头,恐怕要回到芭比娃娃和Hello Kitty那一代,甚至早期歌谣中的粉色元素。就算追溯到现代,粉色的代表性恐怕还是要从美国第34任总统艾森豪威尔的妻子玛米夫人说起。她钟情于粉色,甚至影响到整个欧美女性的时尚观念。那时的女性常穿黑色、蓝色等朴素服饰,而玛米夫人穿着的粉色犹如兴奋剂,迅速打破了传统审美的界限,成为淑女和优雅的象征。
蝴蝶结
蝴蝶结作为少女美学的代表元素,历史也同样悠久。16世纪的欧洲,“巴洛克风格”流行,丝绸手工艺品成为了时尚的标志,其中蝴蝶结就是最具代表性的装饰品之一。如果蝴蝶结被佩戴在心脏附近,那是爱情的象征。而1983年,Yves Saint Laurent推出了一款巨大的蝴蝶结晚礼服,引发了时尚界的轰动。蝴蝶结逐渐成为了女性柔美和高贵的象征,带有一丝微妙的力量感。
如今,少女美学不仅体现在外在的设计上,还涵盖了内在的气质。比如,言情小说中那些甜美、天真、青春的女主角,成为了现代“少女感”的代表。
2. 内在的“少女感”
不仅仅是明星,国内的影视行业对“少女感”的追求从未停歇。其实,从生理学角度来看,东亚女性的成长环境比较严苛,晚婚、晚育的现象普遍。即便如此,人类对“幼态”的偏爱并没有消失。尤其在现代社会中,我们更容易被那些带有婴儿肥、少女脸、猫系、犬系等特征的成年人吸引,这也激发了人们的母性情感。
3. “少女美学”反感与追求并存
然而,近年来,关于“少女美学”有了更加多元的看法。可以说,反感与追求并存。
白幼瘦刻板印象
“白幼瘦”这一审美标准,实质上是由男权社会视角所塑造的。从历史上看,女性长期处于被物化的地位,外界对她们的审视形成了一种统一标准。随着时代的变迁,这种审美遭到了越来越多的反思和批判,女性开始更多地反对这种单一的审美框架。
少女风大势回归
另一方面,一些品牌,如Miu Miu、范思哲等,正重新定义“少女美学”。Miu Miu从早期的“露腰装”到后来亮片内裤、与New Balance的联名合作,逐渐脱离了过去天真、单纯的公主形象,展现出更多独立、自主的个性。这种“千金少女”的穿搭风格也变得更加有趣和多元。
4. 少女美学的新定义
如今的“少女美学”不再仅仅停留在那些单薄的外观特征上,它已经被赋予了更多的层次感。在我看来,这种风格的核心依然是对美好的追求——那种经历过战争和痛苦后的女性对一条粉色裙子的渴望。
最本质的“少女美学”不是单纯的抹去岁月的痕迹,也不仅仅是装可爱,而是一种对纯真和纯粹的渴望。我们对少女的向往,不只是她们的外貌,而是她们身上那种未经世事的坚韧、叛逆、羞涩。甚至有些人认为,少女并不一定美丽、也不一定聪慧,但她们的坚定向前的态度,让人无法忽视。
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话:“灵魂无法复原少女,只好将身体缠成未发育的模样。少女可以不慧,少女可以不美,可是少女一往无前。”这或许就是现代人对于少女美学的崭新定义——它不完美,却充满力量。
发布于:江西省亿操盘配资,忠琦配资,网上配资知识网首选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